又有时行异气,沿门传染,温毒湿毒,暴热暴寒,袭人毛窍,或发疫症,痧毒瓦斯不得外泄,内扰神明,志识昏迷,叉手捻空,口噤不语,此时疫不语之一条也。若无汗脉浮,恶寒发热,手足或冷,即是表邪,急宜汗之,羌活汤、败毒散、羌活胜湿汤。
大力子荆芥防风川连桔梗蝉蜕生甘草痧发出,里有热者,当以此方清热化。是以外有表邪,内有积热,妙在双解表里。
请略陈之。欲眠睡,合目则盗汗,此热在胆也,用小柴胡汤、泻心汤。
另有热病与发,误食荤腥油腻,与热邪毒,结纽不解,唇口焦裂,口臭牙疳,渴不消水,烦热昏沉,若以保和散等,消谷食治之,病必不减。胃阳,敷布作汗。
伤寒阳脉涩,阴脉弦,腹中急痛,法当先与小建中汤。石膏与杏仁同用,清肺火,佐以阿胶、麦门冬润肺燥;火伤气旺;益以人参、甘草;肺燥大肠亦燥,佐以麻仁,则下焦火泄,小便自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