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浮数者,法当汗出愈。与之小柴胡,转少阳之枢也,则上焦气化始通,津液得下,胃家不实,而大便自输矣。
未离于表,故为解表之小方。仲景本意重里,而柴胡所主又在半里,故必见半表病情,乃得从柴胡加减。
如本论所云∶凡欲自解者,必当先烦,乃有汗而解。如夏月盛暑而伤寒吐利,多有用姜、附、吴萸而始效,隆冬严寒而病温,多有用石膏、硝、黄而热乃解者。
服之反渴,是相火炽盛,津液不足以和胃,即转属阳明之机也。其正面与太阳之表同,又当看出阳明之表与太阳不同矣。
《易》以“艮”为山,又以“艮”为背。若谓用此以生津液,则非渗泄之味所长也。
若真阴为邪热所逼,则水随火越,故反汗出。 太阳营卫有虚实,阳明营卫亦有虚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