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以丹皮之苦寒助之,更经苓、泽利水,使阴邪由下而出,[眉批]孰知五味下喉,其气味立刻周遍,呼吸立刻上下交通,何待此。有偏执者,曰吾乡不宜补,则虚者受其祸。
攻下药,亦用紧火煎熟,下硝黄再煎,温服。因阳阴火旺而致者,由胃中有火,热蒸于外,大汗如雨。
邪伏于少阳,则有喜呕之列,不得即直入于内,而至吐泻也。夫肝乃藏血之所,肝与胆相为表里,胆移热于肝,热入血室,故见谵语。
查近日市习,一见不食,便以平胃散加丑牛、槟榔、山楂、麦芽、香附、三棱、莪术[1]之类投之。夫是曰是,非曰非,犹避隐恶之嫌,第以死生之际,有不得不辨者,固未失为真诚之君子。
二证大有攸分,不得视为一例。凡女子十四以上,则有月事,月事来日,得风冷湿热,四时之病相协者,皆自说之。